近年来,国内高铁迅猛建设和发展,建设力度越来越大,从和谐号到复兴号,高铁的里程数和乘客数持续增长,高铁时速也越来越快。但与此同时,大家在高铁使用手机的体验却一直较差,不仅刷网页视频很卡,有时候甚至电话都打不起来,这极大地影响了当下人们的沟通效率。
大家都知道,我们所使用的手机信号都是由基站发射出去,再被我们的手机接收到,供我们上网和接打电话的。
那为什么在高铁里面信号会比较差呢?我们逐步分析一下在高铁行驶的时候会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手机信号。
1、 车厢密封性好,车体损耗大
高铁动车大家都坐过,车内的封闭性很好,车外皮也都是金属材质,因此对于外部无线信号的屏蔽效果比较大。
我们一般把不同型号的车型对信号屏蔽的效果用穿损形容,下图列举了不同车型的车厢材质和穿损。dB是一种度量单位,简单来说,20dB大概就表示了由于车厢屏蔽,车内的信号强度相对于车外衰减了100倍。
2、 车速极快导致切换过于频繁和多普勒效应明显。
首先,基站覆盖的范围可能也就1-2公里,一辆时速350km/h列车几秒钟就过去了,这就导致了用户的手机会频繁地在不同的基站切换,直接影响了使用体验。
因为手机到了某个基站下面之后,需要在这个基站进行注册等一系列流程,由于高铁时速太快,手机和当下基站的交互还没有完成,就又被迫流转到了下一个基站,这必然会影响信息的传递。
此外,速度快还会导致多普勒频偏严重。要知道每路信号都有自己的频率,所谓的多普勒频移效应就是当速度快到一定程度,信号的频率就会发生明显的多普勒频移,就不是原来的频率了,这就会带来的接收机解调性能恶化,从而影响信号收发。
3、 用户通信业务的并发率高,导致基站瞬时过忙。
高铁舒适性和安全性都很高,且高铁多车体相连,最大可连接16节车厢,16节车厢的乘客大约1800人。也就是说高铁的速度很快, 经过某个基站下面的时候,会使得此基站下瞬间用户数一下子激增,基站的负荷一下子增大,导致用户的网络感知较差。就像原来是单向车道,一下前后都来了很多车辆,大家就都堵在路上了。
当然还有一些其它原因,如隧道、山坡地形阻隔、信号干扰、基站故障等等。总而言之,行驶中的高铁内部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无线环境,如何在高速度、高人流量、高并发率的情况下保证用户的网络感知成了疑难问题,这给高铁网络建设和优化带来了新的难度和一系列的挑战。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