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要科学布局和推进建设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新型基础设施。会议特别提出要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打造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融通创新。
2021年以来,频繁被政府高层“点名”的工业互联网,确实从政策上面迎来了“红利期”,引得资本、企业加速布局;平台混战,“战事”持续升级,场面不可谓不热闹。
轰轰烈烈的“上云上平台”活动也伴随着各地政策的推出如火如荼地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建设热潮也一浪高过一浪,似乎重现了多年前政府大力推进“中国智造2025”时的热情,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但在看上去热闹的工业互联网“大跃进”中,中小企业的参与度却并不高,这一问题在近期各种场合中反复被业内人士提及。
一、中小企业转型难题
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之路仍任重道远。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2000多家中小型企业中,89%的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探索阶段,仅在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核心环节进行了数字化探索;8%的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践行阶段,对核心装备和业务数据进行数字化改造;仅有3%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深度应用阶段。
“我国制造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超过55%的企业尚未完成基础设备数字化改造。对中小企业来说,工业互联网改造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补课和提升的过程。”航天云网副总经理汤滔坦承,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或集成商,尚未做好工业互联网通用技术与行业个性需求间的匹配,工业互联网行业更需要加速技术和产品的成熟和标准化,培育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形成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一方面,众多中小企业利润微薄,数字化转型投入能力有限。
“不少中小企业已达到发展‘天花板’,唯一的解决方案是智能化。”重庆飞象工业互联网副总裁李斌说,在飞象网服务的众多中小企业中,“不敢转”“没钱转”的现象比较普遍。动辄上百万元的系统改造与上万元的单个工业软件使用让中小企业捉襟见肘,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带来的实际效益短期内难以实打实看见,许多企业只见投入不见回报,转型意愿不足。
“越落后越不敢转型,最终企业差距越来越大。”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邢镔说,传统工业企业人工成本大,智能化水平提升带来的岗位变化与人员裁剪也影响着员工的接受意愿。
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没有自主建设工业互联网的能力,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最好的选择,但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能力仍然不足。
邢镔提到,企业的工业设备种类繁杂、通信协议与数据格式各异,不仅涉及生产管理、设备运维,还涉及资源协同、经营优化等,不同行业间生产线状况更是千差万别。
业内人士称,目前大部分平台对工业知识、模型和数据的沉淀仍无法满足特定行业或场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认为,尽管工业互联网现在受到极大关注,但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
华为副总裁张顺茂认为,工业互联网经过多年探索,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成为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但企业面临三大难题,“不会转、不敢转、不能转。”不会转,没有人,尤其是中小企业缺乏数字化人才,即便是大型企业,在数字化经验方面也是少的;碎片化的市场,在数字化的沉淀方面也相对少,让转型的镇痛期比较长。不能转,转型成本偏高,信息化技术薄弱,行业知识的缺失等。
此外,中小企业存在安全顾虑,担心数据泄露影响经营效率。“数字化转型越深入,中小企业安全顾虑就越多。”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张晓彤说。
二、破局之道
面对部分中小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现状,张晓彤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过程应更好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力量。
四川省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创新发展部部长陈池东也提到,要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平台层面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意识,开展相应的企业风险评估,打造相应的安全防护体系。
“根据我们两年多的经验,大企业一般是自建平台,中小企业一般是租用平台。大企业会先做好整体规划,再一个一个垂直领域去建设。中小企业没法做这么大的投资,而从业务角度又必须跟外部连接,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就会采用租赁模式。”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张友明介绍了用友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合作时观察到的现象。不少中小企业生命周期较短,担心投入收不回成本,这就需要平台企业把成本做到足够低,甚至在前期由政府买单来推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早在2020年,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联合发起“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旨在解决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境,行动倡议发出后,互联网平台及行业龙头积极响应。不少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各类中小企业普惠性上云服务。
李培根则认为,应当逐步拓展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广度,从浅层次向深度挖掘。未来基础性平台也可与行业性区域性平台进一步联结,形成完善的上下游协同体系,为企业提供场景化、标准化、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而对于中小企业在接入互联网过程中的“数据安全焦虑”,除了加强监管与自律外,还需要供需双方共同创造价值,来盖过潜在的风险。“放在十五年前,让你把数据信息放在手机里,你肯定会担心不安全,但现在我们不是也已经做到将很多信息存入手机里?这就是手机确实能为使用者解决问题带来的。同理,现阶段在工业领域里,针对我们的用户企业,首先是要利用工业互联网来为他们解决问题,这样大家才会愿意把数据汇集到你的平台上来。”东方国信高级副总裁敖志强表示,在东方国信的实践中,也是通过先将空压机这类必要且不敏感的设备信息上云,来让企业感受到工业互联网带来的好处。
汤滔则强调,企业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并不需要事先具备完整的信息化基础,因为工业互联网应用在本质上是一个面向特定场景、解决特定问题的模块化、软件化、轻量化、可复用的解决方案。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从不同领域、不同场景来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