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衰退”已经传了很长时间了,人人心里都在想会不会到来,最终还是被华为总裁任正飞直接提出来了。
我们来看下华为内部论坛22日下午上线了一篇关于《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
第一,直接提出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问题。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文内提到,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第二,经济衰退什么时候结束还不确定,先做3年打算。
“我们对未来过于乐观的预期情绪要降下来,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活下来,有质量的活下来,每个业务都要去认真执行。”华为要缩小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提升盈利。
第三,采用收缩战略,放弃扩张战略。
“要先想办法度过三年艰难时期,生存基点要调整到以现金流和真实利润为中心,不能再仅以销售收入为目标。“我们的生命喘息期就是2023年和2024年,这两年我们能不能突围,现在还不敢肯定,所以每个口都不要再讲故事,一定要讲实现,尤其在进行业务预判时,不要再抱幻想,讲故事骗公司,损失要从你们的粮食包中扣除,首先要活下来,活下来就有未来。”
第四,技术创新是核心要素。
对于各个业务,任正非提到,华为云计算要踏踏实实以支撑华为业务发展为主,走支持产业互联网的道路。数字能源在战略机会窗上加大投入,创造更大价值,收缩机关,加强作战队伍。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要加强商业闭环,研发要走模块化的道路,聚焦在几个关键部件作出竞争力,剩余部分可以与别人连接。
同时,要把边缘业务从战略核心里抽出来。“边缘业务抽出来以后,我们先评价一下能不能做好,还需要多少资源才能做好。"
华为所采取的这些措施,仅仅是针对自己的企业,所说的“经济衰退”也只是站在自己所在的行业角度。
一、我们是进入经济衰退期?还是部分行业衰退?
我们来看一看经济衰退的特征。
1、消费者购买力急剧下降,同时,汽车和其他耐用品的存货会出人意料地增加。由于厂商会对此作出压缩生产的反应,所以实际GDP会下降。紧随其后,对工厂和设备企业投资也急剧下降。
2.对劳动的需求下降。首先是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减少,其后是被解雇员工的数量和业率上升。
3.产出下降,导致通货膨胀步伐放慢,对原材料的需求下降,导致其价格跌落。工资和服务的价格下降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在经济衰退期它们的增长趋势会放慢。
4.企业利润在衰退中急剧下滑。由于预期到这种情况,普通股票的价格一般都会下跌。同时,由于对贷款的需求减少,利率在衰退时期一般也会下降。
从这些特征来看,有些是符合经济衰退特征,有些不符合此特征。
比如,2022年上半年按不变价格计算,我国GDP同比增长为2.5%,这不符合。部分行业对劳动需求下降、部分行企业利润下降、部分行业产出下降,这些都符合经济衰退特征。
其实我们并非“经济衰退”,仅是部分行业进入“衰退”而已。
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部分行业进入衰退阶段
本人从事建材行业,公司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个城市内,在2018年市场最火爆的时候,大批企业扩产投资,从100家生产企业到现在的200多家生产企业。在需求侧,2022年房地产市场萎缩,建材需求量下滑。在供给侧,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之间压价出售产品,原材料价格不降反生,企业利润很少甚至亏损出售产品。有行业专家预估,截止2022年底会有一批因为经营不善企业倒闭。
依据投资过度理论,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投资的地加,这种增加都会引起经济繁荣。这种繁荣首先表现在对投资品需求的增加以及投资品价格的上升上。这就更加刺激了对资本品的投资、资本品的生产过度发展引起了消费品生产的减少,从而形成经济结构的失衡。资本品生产过多必将引起资本品过剩,于是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经济进人萧条。
另外依据消费不足理论,经济中出现萧条与危机是因为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的增长,而消费品需求不足又引起对资本品需求不足,进而使整个经济出现生产过剩性危机。
其实道理很简单,当产品的需求增加以及价格上升时,行业就扩张。需求小于扩张产能时,就会产生过剩危机,进而导致行业衰退。
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行业需求量下降,进而导致产能过剩,行业进入衰退。
三、行业进入衰退,我们该如何应对
建材行业进入衰退之后,我们调整战略,第一,不再扩张生产规模,但是产业链向上延伸,主要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第二,对于设备落后,成本过高的分厂进行关闭;第三,人员轮岗,节约支出;第四,加大企业研发能力,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产品成本。
依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经常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明显的两个例子是石油危机和农业歉收,还有诸如战争、人口增减、技术革新等等。虽然冲击的具体原因可以列出很长的单子,但是它们引起经济波动的途径是有限的:要么使人们的偏好发生变动,要么改变技术状况(生产率),或者使可利用的资源发生变动等。实际周期理论认为其中最常见、最值得分析的是技术的冲击。
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是要收缩业务,节约成本,更是要加大研发,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才能走出衰退;对于个人来说,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上节俭,不乱花钱,更要多学习,多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行业衰退中胜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