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随着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数字化人才已经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资源和数字化核心能力建设的生力军。
尤其是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IT技术的金融+科技复合型专业人才,更是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成为一众银行争抢的“宝藏”。
多家银行开展2023届毕业生招聘,科技人才成招聘重点
今年银行的校园招聘比以往来得早了一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全国性银行已陆续开展2023届毕业生的提前招聘工作,而金融科技岗位也日渐成为各大银行的招聘重点。
比如招商银行,今年5月,就率先启动了2023年校园招聘提前批,并将提前批招聘与该行“第六季FinTech精英训练营”相结合,围绕数据分析师、FinTech产品经理、研发工程师三大赛道,通过竞赛等一系列筛选,为优秀应届生提前发放Offer。
比如华夏银行,6月17日宣布2023届校园招聘数字科技人才提前批正式启动,主要面向信息科技相关专业和数学统计相关专业招聘。
无独有偶,交通银行在其发布的2023届交银金科秋季校园招聘计划中,也明确指出,金融科技管理培训生(IT方向)、金融科技管理培训生(数据管理方向)、软件开发方向、软件测试方向、IT系统管理方向、数据分析应用方向,将成为重点招聘对象。
此外,南京银行发布的2023届校招金融科技提前批招聘计划中,也将招聘重点瞄向科技人才,岗位包括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区块链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
银行愈发青睐科技人才,但人才供给仍不足
近些年,各家银行都在以不同形式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其中,国有大行普遍将金融科技上升至战略高度,6家国有银行2020年在金融科技领域总计投入金额超900亿元,进入2021年,国有银行持续发力。例如邮储银行2021年上半年信息科技投入就超50亿元。
投入很大,但是金融科技人才供给仍然不足。据称,当前我国金融科技人才仍处于紧缺状态,其中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技术架构师等岗位最为短缺,数据技术、场景应用、网络安全等专业技能亟需掌握。
亿欧智库曾在报告中指出,国内金融科技人才缺口已超150万,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等研发和技术人员更是极为紧缺。
为了吸引人才,今年年初,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做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1月下旬,中国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大力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人才”,并鼓励银行保险机构选聘科技背景人才进董事会或高管层。
所以,在银行纷纷转型“金融+科技”、在人才需求如此旺盛的当下,入职银行技术岗,未来的发展一定不会差!
与大厂相比,银行科技人才的优势明显
首先,在薪资待遇上,银行Java开发岗、前后端架构师、数据分析等方向的技术岗年薪普遍在20~30w之间,还是很不错的。虽然跟大厂比,薪资稍微逊色了一点,但胜在有保障,另外银行在员工福利上也很不错,五险一金满额发放,年底还有奖金,加班情况也比大厂少很多。
其次,银行科技岗除了做好金融类系统的研发,还要了解金融产品,财务知金融知识都要有所涉猎。如果干得好,除了技术岗,还可以向业务和管理岗转型,未来的职业路会相对宽阔一些。
另外,银行科技岗的工作压力小。在互联网大厂,总是流传着“程序员35岁,将面临职场危机”这句话,虽然这有点危言耸听,但在大厂,靠的就是技术实力,如果不尽快提升自己,努力向上爬,确实会有会被替代的危机感在。而银行相对来说,职场环境较为稳定,对有多年技术经验的“老人”,较为尊重,比大厂工作压力会小很多。
综上来说,银行科技岗相对于大厂来说薪资待遇好、更加稳定、工作压力小、职业生涯更宽阔,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就业选择。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