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企业里的优等生或是优秀的产品经理必备的能力之一,因为一旦你无法通过简练的语言将你的的产品展现出去的话,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同质化时代,用户、消费者是没有时间听你的啰嗦。在我们企业大家听你讲解你的PPT时,最多也只能容忍你15分钟以内的讲解,越是向公司的高层汇报你的时间就会被压缩的越厉害,如果一开场五分钟还没有能吸引到听众,这往往会一场失败的告白,做为产品经理往往要刻意的去训练自己在演讲和语言方面的能力,这样可以让你在机遇来临时快速的抓住他,达成目标或者是交易。
2、洞察能力
我经常把产品经理比做做为整个公司的特种兵,产品经理一般来源于几个部门,早期的产品经理如诺普信公司第一代的产品经理基本都是由研发人员转岗到市场部的以研发为导向的产品经理,第二种是在销售中筛选出口才、文笔比较优秀的销售人员;第三种是来自于国内较早的植保或农资等相关部门;第四种是相关大专院校毕业人员。无论是来源于哪一种途径的人员,一旦人事到产品管理岗位,如果要在各种能力中选出一个最关键能力,也是最有可能从一名普通的产品经理发展到优秀的产品能力的必备能力,那应该就是洞察市场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能审时度势了解到市场发展的趋势所在,引领趋势,改变趋势的人。
3、沟通能力
做为企业的中场大心脏的产品经理,不仅要上对老板,下对业务人员, 要能在各种行业峰会叱诧风云,还要能在用户处用最精练的言将产品讲得清楚,这种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本事,非一日之力。产品经理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很多,也是一些有一定规模企业的核心沟通岗位 ,是企业经营中的润滑剂,往往产品出了问题之后第一时间出面沟通与解决问题的出发口就是市场部的产品经理。
可见沟通能力在产品经理的身上显得非常关键。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中伤盛夏寒。
在2012年时候,公司的一位产品经理,在公司中已经显示出与人格格不入的性格,有一次在市场的一次分销会上竞争与一位零售商老板争吵起来,最近竞然差点动起手来,这个小故事竞在公司流传多年轮为笑柄,对公司及个人造成了不良影响,在企业运营中总是不断的出现各种或大或小的问题,只要是事关产品的问题,从产品的出品、设计、采购、生产、供应、物流、分销、推广、促销等等的问题,一但有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问题,正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一点小问题有可能会导致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
4、钻研能力
近几年在互联网领域产品经理被吵的很热,在各行各业中可谓是稀缺人才,在BAT时代的IT圈,有着非常不错的收入,甚至优秀的产品经理待遇超过了一些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达到了一线城市金领级别。相对于其它行业的产品经理,农资行业的产品可谓是产品经理中的蓝领,因为种植业的产品策划人员终极的用户仍然是那些不会表达的生长在田间地头的农作物,这些供给着亿万人口生命的植物,最需要的是那些真正懂得呵护他们的人,而这些人如他们的父母—农民大哥、大姐们虽然一生都在和他们打交道,却缺少相关理论知识的依据,而专业钻研技术的大学教授们往往又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出,这是行业的痛点,而如何满足这些需求,我们这些人事一线农技服务人员之中一部分优秀的人,或是自已创业或是正在服务一线的产品型人才正好弥补了理论与知识的结合体。
我经常将我们人事的工作中的植物比喻成正在哺乳期的婴儿,而农户则是婴儿的父母,婴儿生病了他是不会讲话的,而那些年轻的父母往往是束手无策,而从事产品的人即要懂得去深入了解用户的痛点,懂得去深入挖掘作物的痛点,然当你顶着炎炎烈日,忍受着高达40度的高温天气在一线刨根问底之时,有多少人真正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当然没有经历过数年对作物研究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了解这些作物真正的痛点,更难策划出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产品必修的基本攻之一,这些我在后面也会具体的讲到。
说到刨根问底的精神,我想讲一下在自己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那是2011年我从诺普信市场部调任到润康市场部任部长的头一年,也是从公司的大单品根聚地从几十万刚起步的第一年,从云南宾川拉练完根聚地后坐火车到达广西桂林市场,因为市场销售人员反映产品效果不够理想客户要求退货的原因,转车后马不停蹄来到桂林,见到销售人员后当我问到效果不好的原因时,业务人员只是说听客户说,在同客户简单沟通后驱车找到了那个说效果不好的零售店,零售店老板姓李,当我问到效果不好是哪个农户用的,让其带我们去用过的农户家中,再到田间去看用过与不用的区别,是什么原因造成效果不好的,当见到真正的用户后,剧情出现反转,农户表达出的结果却是效果非常好,这个案例中从业务员—经销商—零售商口径几乎一致都是效果不好,但为何真正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往往中间存在很多的因素,纠其原因最终李老板说出了真正的原因:因为他接手了其它公司的产品只想把压到的库存推荐给用户,这时经销商恍然大悟,也许下承诺全力推广根聚地,当年根聚地在当地市场实现了不错的销量。
真正经营公司或是产品的人,必须要有这种叫真(刨根问底)精神,找到问题背后真正的问题,挖掘现象背后的真相,产品经理之所以重要正是能够做到不轻言放弃,不断的学习与进步做更优秀的自己。
5、逻辑能力
选拔产品经理逻辑能力往往也是研发型人才的一个关键因素,逻辑能力较强的人大多属于思维比较缜密,比较有细心的一类人,他们从事的工作大多属于会计、IT或金融类的工作。做为产品经理不仅仅要洞察市场,了解用户需求,同时对于产品的经营管理同样需要较高的管理能力,一手是缺货订单、一手是库存与呆滞,做好供销平衡的能力也是优秀产品经理不可或缺的能力。逻辑能力更多的表现在产品策划方面,如何在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时代更好的表达出产品自身的卖点、买点,清晰的展现出产品的机理、效果,怎样把故事讲的更加到位。
罗辑思维这个栏目,是我关注时间最长,也是收听时间最长的一个栏目,可能是和这个主题比较切入的一个原因,罗振宇在2014年开创了这个栏目以来,我几乎一场不落的收听完了他的全部节目,其中我观察到罗胖的这一款产品,首先是建立在其个人多年不断阅读和大量知识积累的前题下破茧而出的一个伟大产品,其叹为观止的逻辑能力实在让人佩服,每周一本书用40-50分钟清晰的将其中的观点阐述清楚,从罗辑思维到得到,从产品的进化中罗胖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也从免费时代成功转型到知识的收费时代,不仅是思维上的蜕变更是商业模式上的华丽转身。
说到对产品经理的逻辑能力考验,从一张即将讲解的产品PPT,一份产品的全年商业计划书,到一到五年的产品规划书、再到不断的升级、迭代产品的各种考验,产品经理更要刻意的去练习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做到处事不惊,再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6、创新能力
《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有一种观点即良好的管理正是导致领先企业马失前蹄的主因。准确的说,因为这些企业倾听了客户的意见,积极投资了新技术的研发,以期向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因为它们认真研究了市场趋势,并将投资资本系统地分配给了能够带来最佳收益率的创新领域,最终它们都丧失了其市场领先地位。
反而有时不采纳客户意见,投资研发利润率较低、性能较差的产品,大举进军小型新兴市场(非主流市场),这些规划被称为”破坏性创新原则”
7、学习能力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尽管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摩尔定律仍应该被认为是观测或推测,而不是一个物理或自然法。预计定律将持续到至少2015年或2020年。
我本人每天会早起,坚持的互联网三巨头平台的订阅,第一个要推荐的是罗胖的得到平台,现在学习超过2300个小时,从罗胖中央电视台主职后创办的罗辑思维开发,四年从未中断,到后面的得到,每天听本书,主要扩充的还是知识的普适度,当然得到也给我创业很多启发,梁宁老师产品思维维30讲和增长思维30讲是最赞的课,给了我们方法和理论,也启发了今天的创作,另一个产品是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告诉我们对认知边界的扩充,还有吴军都是的硅谷来信,扩充我们的认知维度,其它就不一一举例了。
第二个推荐的要属吴晓波频道,吴老师每天早晨带我们穿透时代的经济趋势,我觉得也是非常好的一门课程,尤其对于创业者与企业家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掌握国际、国内大的经济走势,对于企业经营也是至关重要。
第三个推荐樊登老师的樊登读书会,第周一本优秀作品的深度解析,对于洞察历史,掌握你所需亦是有很大的帮助,得到的每天听本书我也会每天都在听,两者的区别是每天听本书是普适性的,一本书的时间大约是在20分钟时间,前十分钟是对作者的解析,后十分钟对书籍有一个大概的解析,樊登读书对一本书的解读大约都会在50分钟以上,会是一个详尽的解读,这里强烈推荐一下 。
这三个平台号称知识付三巨头,吴晓波频道年卡好像是299,有活动的时候买一年赠一年,樊登读书会是一年369,前段时间买一年送半年,得送平台有少量的免费咨询,但大多的课程是付费的,比如每天听本书一年是365元,也没啥赠送,但对于一个深度学习者来讲,知识永远是最廉价的商品,投资自己者是最好的投资 。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